磁盘管理🛠️空间释放——Linux系统硬盘满了如何处理

在使用VPS或独立服务器的过程中,系统盘空间不足是一个常见问题。当系统盘被占满时,不仅会影响服务器的正常运行,还可能导致服务中断。面对这种情况,临时解决办法是清理系统盘,但从长远来看,更好的做法是将系统文件和数据文件分开存储:即让系统盘只用于操作系统本身,而网站、应用等相关数据应保存在专门的数据盘,并合理规划磁盘空间,预留出足够余量。

以下介绍一种常用的清理思路:

  1. 查看整体磁盘使用情况
    首先,可以通过命令 df -h 来查看各个挂载点的磁盘占用状况。这一步可以帮助你快速了解哪些分区已经接近满额,需要重点关注。

  2. 分析目录级别空间占用
    接下来,执行 du -sh /* 命令,对根目录下每个一级子目录进行统计。通常情况下,占用较多空间的是 /usr/var 这两个目录,因为它们经常存放着程序、日志以及缓存等内容。

  3. 深入分析大容量子目录
    如果发现某个主目录(如 /usr)占用了大量空间,可以进一步通过 du -sh /usr/* 查看其下属各子目录具体的大小。例如,经常会看到 /usr/local 占据了不少磁盘资源,这里往往包含手动安装的软件及其生成的数据。

  4. 排查具体的大文件或文件夹
    为了找出最“吃”硬盘的对象,可以使用如下命令:
    du -sh /usr/local/* | sort -r | head -n 10 这个命令会列出 /usr/local/ 下前十个最大的文件或文件夹,并按大小降序排列。这样就能直观地定位到主要“元凶”。

  5. 谨慎删除无用数据
    找到大体积文件后,需要判断这些内容是否可以安全删除。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路径或名称,可先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,以免误删重要组件。一般来说,除非特别明确,否则不要随意删除 /boot, /bin, /etc, /lib, /lib64 等关键系统目录下的数据。而对于其他位置,如旧版本软件包、过期日志、大型缓存等,则可适当清理,但务必做好备份并确认无影响后再操作。

定期检查和维护服务器磁盘,是保障业务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。同时,在日常运维中,也建议养成良好的数据归类习惯,将动态增长的数据(如网站上传内容、数据库等)统一放置于扩展性更强的数据分区,从源头上避免因单一分区爆满而引发的问题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Linux 系统管理文档
  • 各大云服务商官方运维指南

磁盘管理🛠️空间释放——Linux系统硬盘满了如何处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