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对美国raksmart机房和其硅谷国际BGP线路进行了全面测试评测。总体来看,raksmart提供的国际线路数量远超其它大陆优化、精品网或CN2等方案,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线路带宽成本较低,可以大量采购,尤其适合应对DDoS攻击以及满足国际流量客户的需求。大带宽、不限流量、低价位的特点对不少国内用户具有很大吸引力。然而,在国内三网大环境下,国际BGP线路是否真正适用、速度是否真的快,就需要通过实际测试数据来检验。
测试专门使用了一台双路10Gbps带宽的独立服务器,配置为2个Intel Xeon Gold 6133(40核、80线程,主频2.5GHz,加速频率3.0GHz),并且启用了BBR优化。服务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,采用raksmart自主ASN。初步的存储IO测试显示,I/O性能可达接近972MB/s,而fio硬盘读写测试表现也相当出色,证明硬盘性能得到了极大发挥。
在网络部分,测试覆盖了国内三大运营商多个节点的数据。日常时段内,各节点的上下行带宽均能达到预期,但在晚高峰期间,不同运营商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。具体来说,从广州联通家宽下载测试文件时速度较高,而晚高峰期间,无论是湖北襄阳电信、四川眉山联通还是广东江门移动,下载速度均出现了明显下滑。此外,部分区域的测试数据也显示出,在流量较大时,回国网络表现欠佳。
使用speedtest.net对亚洲及国际节点进行测速,也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数据;而iperf3测试中,洛杉矶节点的上行速度最高可达6.49Gbps,进一步证明了国际线路在关键节点处的高带宽优势。与此同时,国内三网在整条链路上的延迟数据也被详尽记录,整体延迟较为理想,但在晚高峰期间表现相对下降。
进一步分析了电信、联通和移动的出入口网络构造:
• 电信出程主要通过直连美国圣何塞的节点,再经由第三方网络进入机房;
• 联通则直连洛杉矶节点,加上后续链路直达圣何塞;
• 移动方面则为直连洛杉矶节点后接Cogent直达机房。
在回程方面:
• 电信主要经过Cogent和加州圣克拉拉出海回国;
• 联通根据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策略,北京、广州方向通过洛杉矶再接Unicom与Sprint的对等互联,而上海方向则采用直连出口;
• 移动则直接通过CMI互联回国,视具体区域而定。
另外,多家数据库对服务器IP的检测结果表明,该美国原生IP在诸多地区能够解锁不少受地域限制的内容,流媒体服务的解锁测试数据也基本符合预期。最后,对于独立服务器本身的各项性能测试,即使配置算不上顶尖,但由于资源独占,其表现依然稳定。
总体来说,raksmart机房在独立服务器性能方面表现平稳,资源使用无需担心竞争;而在网络方面,三大运营商直连西海岸的链路表现优异,但由于回程主要依赖国际出口,在国内晚高峰期间体验明显受影响。因此,这种国际线路更适合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的应用场景,或者在接入CDN加速后再用于国内服务。所有测试数据仅供参考,实际使用时还需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综合衡量。